本期申論輕松學的主題是:嚴懲網絡暴力“按鍵傷人”
關注公眾號:事考必勝。每天五分鐘,輕松學申論。
【背景資料】
今年全國兩會期間,一些代表委員就網絡暴力治理建言獻策,建議制定反網絡暴力法,明確網絡暴力的法律定義,完善網絡暴力治理體系建設,用組合拳加大對網絡暴力的打擊力度。
【標準表述】
網絡暴力一直是網絡生態環境的治理重點。從建立健全網絡暴力預警預防機制,到嚴防網絡暴力信息傳播擴散,再到依法從嚴處置處罰……一段時間以來,有關部門出臺有效舉措,網絡平臺積極配合,切實加大了網絡暴力治理力度,維護了文明健康的網絡環境。
也應看到,雖然人身攻擊、人肉搜索、造謠誹謗等網絡暴力方式被有效打擊治理,但一些此前被忽略或新出現的網絡暴力形式也不斷浮出水面,這些網絡暴力新表現,潛在危害大,傳播范圍廣,極易給當事人造成傷害。對此,應當及時研判、不棄微末,采取有針對性的舉措,下大力氣整治亂象。
【對策表述】
網絡平臺有責任拿出新手段,應對不斷顯現的網絡暴力新問題。當前,不少平臺的網絡暴力防護措施瞄準的是直接的人身攻擊、不實信息誹謗,對“擦邊球”式網絡暴力的判定、封禁還不夠及時;有些平臺對于網絡暴力的處理還多采用刪帖、封號等形式,對于其中所涉侵權違法問題,與執法司法部門配合聯動有待加強,對于用戶司法維權幫助不足。因此,平臺應及時優化措施,改進網絡暴力行為判定機制,擴展用戶投訴處理途徑,配合好有關部門執法監管。
同時,各網絡平臺特別是主流網絡平臺應當加強引導,大力傳播正能量。在一些情況下,網民被誤導蒙蔽,導致群體性網絡暴力發生。這就需要網絡平臺及時提供真實信息,倡導正確價值取向,明辨事實、澄清謬誤,引導廣大網民理性上網用網。惟其如此,方有助于從根本上消除網絡暴力土壤,讓網絡暴力推手無處遁形。
此外,有關部門也應與時俱進,不斷更新細化政策,做好法規落地落實,以強監管切實打擊違法行為,消除個別網民“法不責眾”的僥幸心理。從技術層面而言,還可加強探索、聚合力量,推動行業以技術方式破解有關問題。比如,推動互聯網平臺企業加強研發,完善網絡暴力內容的算法識別。
【結語】
網絡空間是億萬網民共同的精神家園。面對花樣翻新的網絡暴力現象,多措并舉、重典治亂、久久為功,堅決懲治網絡暴力“按鍵傷人”,才能營造天朗氣清的網絡空間,讓人民群眾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素材來源:《人民日報》( 2023年04月10日 第 05 版)